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健康科普 | 户外活动注意预防蜱虫病

    信息发布者:梁郭集
    2022-06-26 16:49:55   转载


    近期,新闻报道河南信阳市潢川县双柳镇天桥村的3位老人因患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先后不治去世,另有1人还在接受治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是我国2010年首次发现的一种新发急性传染病,部分病情严重,发病2周左右可导致死亡,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该病在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湖北、辽宁等省份的山地或丘陵地区发病较多,蜱虫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一、蜱的分布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主要分布在草地、农田、森林等草木茂盛的地方,牛、羊、犬、老鼠、野兔等动物身上经常可见蜱附着。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每年4-10月是蜱的活跃期,冬天基本不活动。

    二、蜱的危害

    (一)传播疾病。蜱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粒细胞无形体病、蜱传出血热等多种疾病。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

    (二)叮咬吸血。蜱叮咬人后可引起皮肤损伤和瘙痒以及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

    (三)蜱叮咬后典型的症状。蜱喜欢叮咬在人或哺乳动物颈部、耳后、大腿根部等皮肤比较薄、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蜱叮咬时无痛痒感,所以人体经常感受不到。被蜱叮咬后最初反应是伤口中心有硬心,周围有红斑环,几天后这个症状有可能随着蜱的脱落而消失,也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长久的丘疹或瘤状突起,并发痒,痒感可持续数个星期。

    三、防护措施

    (一)个人防护措施

    户外劳动或旅游时,应当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的驱避剂或花露水,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二)蜱暴露后的处理

    从野外劳作或旅游回家后,应仔细检查自己或与其他人相互检查对方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一旦发现有蜱已咬钻入皮肤,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应尽快找专业医疗机构取出,然后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及时到相关医疗机构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发现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三)保持环境卫生,防蜱灭蜱

    保持居家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庭院内外的杂草、垃圾,打扫禽畜圈舍,避免蜱滋生。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减少野外放牧,若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寄生时可以用灭蜱的药剂进行喷洒涂抹。

    (四)陪护人员提高防护意识

    参与护理病人的亲属等陪护人员要戴口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若不慎接触应及时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前绝对不要接触自己身体粘膜部位(例如接触患者血液后未洗手消毒便吸烟、摸嘴唇、揉眼睛、挖鼻子等)。

    (五)高危人群

    老年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者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早就诊、早治疗。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若规范及时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治愈

    来源:莱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